​【兒歌】

天地玄黃,宇宙洪荒。

黃為土色,位在中央。

面朝黃土,稻黍盈倉。

黃河黃山,炎黃敬仰。

黃發黃口,老幼相長。

黃袍加身,為帝為皇。

 

【解字】

黃字可以拆成“二十一由八”:草字頭像兩個“十”,下面一個“一”,中間一個,下面一個

也可以這樣拆:共+=黃:中間擠進去,把分家成+八,就是++=黃。

黃色是中原土地的顏色,有厚土之德,也是皇帝的專有顏色,既能代表高貴,也能親近人民。黃色是帝王之色,從皇帝身上的龍服到紫禁城的屋檐,乃至發布告知的黃榜,都是權力與威嚴的象徵;黃色也是平民之色,黃皮膚的炎黃子孫們在黃河流域的黃土地上耕耘,收穫秋天的金黃。

在五行中,黃色代表“土”,生息萬物,《論衡》說:“黃為土色,位在中央”。神話中的中央天帝就是黃帝,輔佐他的就是土神後土。

【規律】

就和破解恐龍是如何滅絕的一樣,文字學家們對象形字“黃”的破解也有很多版本。果媽整理了其中幾個呼聲最高的,他們共同的規律就是都和黃顏色的屬性有關。

小朋友也可以想想,哪種說法你覺得更有道理?你能看出黃字還像什麼嗎?你自己的想法也很可貴哦!

【延伸】

為什麼黃字這麼寫,很多專家提出了獨到的看法:

解碼一:黃是火燒后的田地色。

黃,地之色也。從田從炗,炗亦聲。炗,古文光。凡黃之屬皆從黃。(許慎《說文解字》)

意思是說,黃是中原土地的顏色。字形是由“田、炗[guāng]”組成的,“炗”是古文寫法的“光”字,也是聲旁。“炗”後來轉化成了“共”,拆散寫在上下,中間像個

為什麼田裡有光就是黃?光是火光,許慎的根據是田地火燒后,土地就變黃。

這又得說說火燒田地是怎麼回事。

火燒田地其實就是刀耕火種,是一種古老的農業耕作方法。這種耕作方式沒有固定的農田,農民先把地上的枯木和草全部砍倒,等到草木曬乾后再用火焚燒。經過火燒的土地會變得鬆軟,不用翻地,利用地表草木灰就可以作肥料,播種后也不再施肥,就靠自然肥力獲得糧食。當這片土地的肥力減退時,就放棄它,再去開發一片,所以又叫做遷移農業。

解碼二:黃是佩璜。

這種說法是郭沫若提出的,說象佩璜的樣子,是的古字,中間是這種玉璜,上面是這種佩玉的系帶,下面是垂下來的穗。

璜到底是什麼?是一種弧形的玉器。是古代漢族貴族朝聘、祭祀、喪葬時所用的禮器,也作裝飾用。一般都認為“半璧曰璜”,其實多數璜只是璧的三分之一,有的甚至只是四分之一,只有少數接近二分之一。所以大部分璜都是弧形的。

《詩經·周頌》里提到“璜”作為禮器的用法:

“以玉作六器,以禮天地四方,以蒼璧禮天,以黃琮禮地,以青圭禮東方,以赤璋禮南方,以白琥禮西方,以玄璜禮北方。”

   解碼三:黃是蝗蟲。

一些文字專家認為金文的象蝗蟲的樣子,是“蝗”的本字,後來才有蝗蟲的“蝗”。蝗由“蟲”和“皇”組成,表示“大群有組織飛行的蟲子”。

蝗蟲就是螞蚱。後腿擅長彈跳,常常成群飛翔,最終大量聚集、集體遷飛,形成令人生畏的蝗災,蝗災是很可怕的災難,蝗蟲會吞食禾田,使農作物顆粒無收。古人對蝗蟲又恨又怕,還有“蝗神”的說法。巧的是,形成蝗災的蝗蟲也是黃色的。

 解碼四:黃是得了黃疸的病人。

古文字學家唐蘭認為,金文里的字,像人仰面向天,腹部脹大。是一個人得了肚脹病,形成腹水,同時出現黃疸,皮膚蠟黃。黃疸病人的膚色就成了殷人的黃色標準。這個膚色也和土地的顏色很接近。

解碼五:黃像孕婦挺著肚子,臉色蠟黃

這個說法也說黃字像人肚子大,只不過這種說法認為“黃里的大肚子(田)是孕婦懷著寶寶,呈現蠟黃的膚色。

小寶寶在古時候也被稱為黃口小兒,那是因為雛鳥的嘴是黃色的,就用鳥寶寶黃黃的小嘴來形容小嬰兒和三歲以下的寶寶。

解碼六:黃像身體肥大的人。

這是流沙河的見解,他認為,甲骨文的“黃”,像人大腹便便的樣子,黃的本義就是身體壯偉肥大(不是得了病也不是孕婦)。“廣”的繁體就是

解碼七:黃像箭靶的靶心。

這種說法認為“黃”的造字本義是箭靶的靶心,古代箭靶是皮革做的(所以靶字里有),靶心用黃褐色泥漿塗抹,這樣更醒目。

古人常以部落或聯盟首領的特長和貢獻來敬稱他們的首領:比如最早系統利用火的首領為“炎帝”;最早教練射箭習武的首領就是“黃帝”哦!


大朋友和小朋友,你最認可哪種說法?你覺得“黃”字到底最像什麼?可以給我們留言哦!讓我們一起破破案,尋找這個最尊貴也最平民的字的本來面目吧!下一期果媽會結合大家的觀點,系統地說說黃在中華文化中有趣有意義的故事。


 

“如果漢字”所有內容均為如果智培原創(極少數轉載也已徵得作者同意),轉載請與如果智培聯繫。


如果漢字,最聰明的漢字學習法。有3-12歲分級培訓課程,歡迎合作。

聯繫方式:gehui@incasedo.cn

为了让小朋友和大朋友把汉字玩得更爽,我们还精心做了“汉字猜猜”系列游戏和“就爱猜字”,它们在苹果和安卓上长这样——



欢迎关注"如果汉字"微信公众号     

如果智培微信公众号

MIP移动版     AMP移动版


    諮詢電話
    微信公众账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