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識字兒歌】

用刀切個七,

七天一星期。

牛郎和織女,

相約七月七。

【解字】

“七”字就像用刀切開的樣子,“七”的本義就是切,後來有了刀切的“切”,七就借來表示數字了。

我們人身上也有七:兩隻眼睛、兩隻耳朵、兩個鼻孔,加上嘴巴,這就是七竅。“竅”就是孔洞,七竅就是人頭上的七個孔。

莊子是講故事天才,他講了一個混沌鑿七竅的故事:

南海的海神名叫倏(shū),北海的海神名叫忽,中央天帝叫混沌。倏與忽是好朋友,經常相聚。為了方便,相聚地點就選在了距離兩人都很近的中央領域,就是混沌的地盤。混沌對他們非常熱情,倏和忽都特別感激,想要報答混沌。他們看人人都有七竅,唯獨混沌沒有,就想給混沌鑿七竅,讓他象他們一樣享受暢快的生活。倏和忽就開始每天為混沌鑿通一竅。到了第七天,七竅終於全部鑿通,可是混沌卻死了。

沒有七竅,混沌能快樂地活;有了七竅,混沌卻死了。哲學家們有很多角度來說為什麼七竅開,混沌死。在我們之前講盤古神話的時候(原文:《果媽講神話|盤古的故事》),後面的神問題是:宇宙是怎麼誕生的?(原文:《神問題神回答|宇宙是怎麼誕生的》)有一位家長就用混沌開七竅的故事回復的,這位家長說:倏和忽是時間神,混沌是空間神,這個故事恰恰說明了宇宙先有時間,後有空間。混沌雖然死了,但是盤古在混沌里誕生了。是不是這個回答也很有啟發?

 

 

聽過神話故事的小朋友一定知道七仙女,就是王母娘娘的七個漂亮女兒,能織出天上的雲霞,其中最小的叫織女。七夕節,就是農曆七月初七,傳說牛郎、織女每年都在這一天晚上相會。地上的姑娘也可以在七夕節這天,向織女星乞求智巧,希望自己的手可以像織女一樣巧。

在西方,七也是一個很神秘的數字,上帝用了七天創造世界,第一天創造了光,第二天造空氣和水,第三天造陸地、海和各類植物,第四天造日、月、星辰和定晝夜、節令、日子和年歲,第五天造各類動物,第六天上帝按著他的形象造人,第七天創造工作完畢,上帝歇了他一切的工作,安息了,並賜福給第七日,定為聖日。

一個星期有七天,最早起源於古巴比倫。在兩三千年前,古代的巴比倫人就有了星期制。他們建造七星壇祭祀星神。七星壇從上到下依次為日、月、火、水、木、金、土7個神,巴比倫人每天都以一個神來命名。現在英語里的星期一到星期日,都可以看到這些神的影子:Sunday(太陽神日),Monday(月亮神日),Tuesday(戰神日),Wednesday(主神日), Thursday(雷神日),Friday(愛神日),Saturday(土神日)。

 

【規律】

因為七是從切借來的字,所以七在字里一般表示讀音,或者和字形相像的樣子,不表示數字七的意義。 

【延伸】

  • 切——切=七+刀,“切”是用刀切,所以切的部首是刀,“七”表示讀音,也很像用刀切開的切口。

  • 化——化=人+七,“七”在這裡像倒立的人,二人一正一反,就是變“化”。

  • 華——華=化+十,“十”像花蒂,“化”表示讀音,“華”就是像花一樣榮華。

  • 花——花=艹+化,它的本字是“華”,像一棵樹花開滿枝的樣子。後來變成現在的“花”,艹表示花草,“化”表示讀音。

  • 叱——叱=口+七,叱的本義是呵斥,呵斥要用嘴,所以叱是口字旁,七表示讀音。叱責,就是呵斥責備;叱吒風雲,就是氣勢讓風雲變色。

 

【比較:“七”和“匕”】

“七”和“匕”(bǐ)在字形上很像,區別就在斜橫上,一個出頭,一個不出頭。

甲骨文的“匕”字象盛飯的小勺子,所以匙(chí)字為是+匕,“是”表示“正對(嘴)”,“匕”是小勺子,“匙”就是把食物送到嘴裡的餐具。

因為“匕”描繪的這種飯勺短小便利,又引申為短劍或窄小的短刀,就是匕首。

有個成語叫圖窮匕見,講的是荊軻刺秦王的故事,荊軻為了接近秦王,就把匕首藏在秦王最想要的地圖裡捲起來,然後在秦王面前把地圖展開,到最後,匕首就露出來。圖窮匕見,就比喻事情發展到最後,真相或本意顯露了出來。


如果漢字,用心做的原創內容,通過一個字,學會一片字!幫助孩子抓住漢字規律,理解漢字文化,掌握思維方法,舉一反三。

为了让小朋友和大朋友把汉字玩得更爽,我们还精心做了“汉字猜猜”系列游戏和“就爱猜字”,它们在苹果和安卓上长这样——



欢迎关注"如果汉字"微信公众号     

如果智培微信公众号

MIP移动版     AMP移动版


    諮詢電話
    微信公众账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