​【識字兒歌】

三人日上站,

人在三日間。

春來草木生,

開啟新一年。

【解字】

今天是立春,“春”字看起來有點難,其實分解一下就很簡單了:就是果媽所說的“三人日上站,人在三日間。”

其實以前的“春”字,上面表示草,下面的日表示太陽,中間是個“屯”字:

看,“春”字像不像一組春回大地的動畫:經過了萬物凋零的冬季,陽光回歸,大地升溫,地里的種子蘇醒破殼,上部冒芽,下部生根,林野遍布新綠,春天來了!

後來文字發展到隸書,“春”上面的草和中間的屯都變形了,變成現在的樣子。

春季是農曆的正月到三月(農曆就是日曆上的小字部分哦),古人根據太陽運行的位置,把一年分為二十四個節氣,第一個節氣就是立春。一年之計在於春,立春這天,人們要打春牛、吃春餅、貼春聯,過了立春,農耕就要開始了。

 

 

因為農曆的正月初一通常在立春前後,後來我們就把這一天定為春節。春節是合家團聚普天同慶的節日,也是小朋友們最喜歡的節日哦!

“願得句芒索青女,不教容易損年華。”是李商隱的詩句,提到了古時候民間立春的一個重要活動,那就是是迎芒神。

芒神是春神兼木神句(gōu)芒。他是西方天帝少昊的後代,本來面目是鳥(少昊曾經建立過鳥國),長著人的臉,乘著兩條龍,輔佐東方天帝伏羲(東方在五行中屬木,對應春季)。因此句芒主宰草木和各種生命生長,也是主宰農業生產之神。

從句芒的名字來看,“句芒”的“句”字,像一個剛剛萌芽出土的小嫩芽,頭是勾著的;而“芒”字則帶有草木初生毛茸茸毛刺。正是生育和生長之象。

從前每年民間的祭春,祈求五穀豐登,都得祭句芒。甚至在年畫中也可以見到他:他變成了春天騎牛的牧童,頭有雙髻,手執柳鞭,也稱作芒童。

【規律】

“春”上面的“三人”,就是它——,這個部首叫春字頭,在象形字里,的左右兩邊很像兩隻手,也很像草木,所以春字頭的字有的和雙手的動作有關,有的和草木有關,還有的和雙手對草木做的動作有關。

【延伸】

  • 蠢——看起來筆劃很多,其實就是“春”下兩條“蟲”。“蟲蟲”指蟲蛇和動物,“蠢”的本義是冬眠的蟲蛇在春天蘇醒、蠕動。後來由蟲蟲蠕動的樣子引申出“笨拙、遲鈍”的意思,就是愚蠢的“蠢”,不過“愚”和“蠢”還是有點小區別的:是缺乏心智;“”是無知遲鈍。

 

 

  • 奉——古人畫的“奉”,上邊是一棵樹,下面是雙手,表示捧樹,引申為“給”。奉獻,就是獻出、給出。

  • 奏——以前的“奏”, 上邊是樹冠,中間是兩隻手,下邊是樹根。本義是完整地給出、獻上。上奏,就是說給皇上聽;演奏,就是獻上表演。

  • 泰——是人和手變來的,下面表示水,“泰”就是人獲得幫助(援手)平安離開水。引申為平安、安定。國泰民安,就是國家太平,人民安樂。

  • 秦——秦是古代的地名,“秦”字上面是兩隻手握著一把木杵,下面是禾苗,表示兩手舉木棒舂穀子,意思是這個地方產谷。秦也是秦朝的簡稱,是秦始皇統一中國建立的哦,地盤就在現在的陝西,所以陝西一帶的戲劇叫秦腔,陝西人把自己稱作三秦兒女,陝西境內中國南北分界的山嶺叫做秦嶺。由於秦朝的大一統太有名了,有一種說法(來自《全球通史》)就說到中國的英文名China就是由秦(Chin)音譯來的。(a是表示地域的后綴,像非洲Africa、美洲America等)說 China 這個詞本意是一處叫“秦”的廣大領土(Chin+a=China)。

     

     


如果漢字,用心做的原創內容,通過一個字,學會一片字!幫助孩子抓住漢字規律,理解漢字文化,掌握思維方法,舉一反三。

如果漢字,有3-12歲分級課程,歡迎合作。

聯繫方式:gehui@incasedo.cn

为了让小朋友和大朋友把汉字玩得更爽,我们还精心做了“汉字猜猜”系列游戏和“就爱猜字”,它们在苹果和安卓上长这样——



欢迎关注"如果汉字"微信公众号     

如果智培微信公众号

MIP移动版     AMP移动版


    諮詢電話
    微信公众账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