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二,如果用一個漢字表示,就是“打”。“打”這個奇葩的數量單位詞,是從英語音譯過來的,英語中“dozen”表示12個,音譯成漢語,就成了一“打”了。

在外貿中也經常約定俗成用“打”:1打為12PCS,12打為1羅=144PCS。

PCS也是一種單位的英文縮寫(即pieces:片),表示某一產品單位數量,如個、塊、件、片、張、條、套等數量詞,在進出口產品業務單元中被廣泛應用。

為什麼打(12)這麼好用?外貿喜歡以它為單位?

這是日常生活中為了便於分配的結果。

你看,能被12整除的數特多:1、2、3、4、6;而能被10整除的數只有1、2、5。這樣就使12有很多優勢:比如因為能同時被2和3整除,在物品裝箱擺放時就很方便,想怎麼順眼就怎麼放(而10想要擺得好看又充分利用空間,就相對困難很多)。

其實和“打”=英語中的“dozen”一樣,規定一打=12個,是一種12進位,同樣也來源於英制單位。

在英制單位中,長度單位一英尺=12英寸,重量單位一磅=12盎司,貨幣單位一先令=12便士,就連足球比賽罰點球的英制長度也是12碼!

傳說十二進位的來源是十個手指頭加兩隻腳。瑞典歷史上有一位國王就說過:從日常應用的角度看,十二進位比十進位更方便。他生前曾設想,在他管轄的範圍內取締十進位,而代之以十二進位。

儘管現在的數量單位更為豐富科學,我們仍然還能見到十二進位:比如一年12個月,鐘錶轉一圈是12小時,中國有十二生肖十二地支……

十二,在古希臘時期也代表完美、完整。當時是以12為一個完整的單位的,所以才會有“完整的”12星座、12小時……而表示多餘、不完善、打破了12之完美的,就是13,悲催的13就這樣成了背叛、邪惡和倒霉的代名詞,以至於國外很多高樓的電梯樓層都要跳過13這個數字。(到了中國,很多電梯連14層標記都沒有了,因為容易從漢語發音14聯想到要死……)

中國古代還將女孩子12歲稱為“金釵之年”。看到這,你有沒有聯想到《紅樓夢》中的金陵十二釵?

所以雙十二這個日期,還是很有意思的,不是嗎?

回過頭來我們再說“打”這個字。

“打”字是一個會意兼形聲字,左邊是“手”,表示手的敲擊動作;右邊是“丁”,“丁”是“釘”的本字,表示釘子;釘子在外力的敲擊作用下,才能扎入物體。“打”的本義就是敲打。現在人們常用的打鼓、打樁、打架、打破……都沿用了“打”的本義。


[金文-打]

“打”作為量詞是洋為中用,很多國產量詞也是很有意思的:

比如“尺”和“寸”——象形字的“尺”,像從腳掌到膝關節的小腿。古時候常以身體作為度量手段,從手掌到手腕為一寸,從腳掌到膝部為一尺(所以“寸”字在象形字里表示從手掌到手腕的距離)。

再比如“丈”——“丈”是十尺的長度。字形像一手拿著東西進行丈量。

比如“斤”——甲骨文的“斤”,上面是橫刃,下面是曲柄,像一把斧頭。斤的本義就是斧子一類的工具,和斧子的小小區別就是比斧子小,鋒刃是橫著的。斧斤,就是斧頭;斤墨,就是斧頭和墨斗;斤鑿,就是斧頭和鑿子。斤也是重量單位,古時候一斤是十六兩,所以成語有“半斤八兩”,表示程度一樣;現在一斤是十兩哦!

再比如“兩”——“兩”字像兩個鍾形的稱量器具,這種量器叫黃鐘,一鍾是十二銖,“兩”就表示雙倍黃鐘的重量,也就是二十四銖,古代二十四銖為一兩。

……

量詞變化多端,內涵底蘊十足,都是從生活中實踐而來的智慧,值得我們細細品味。

为了让小朋友和大朋友把汉字玩得更爽,我们还精心做了“汉字猜猜”系列游戏和“就爱猜字”,它们在苹果和安卓上长这样——



欢迎关注"如果汉字"微信公众号     

如果智培微信公众号

MIP移动版     AMP移动版


    諮詢電話
    微信公众账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