​現在的古裝戲的穿法是各式各樣的,有正裝三件套配不全的——

有古代酷霸跩半禿頭女朋克——

有前衛帶刺兒的女神經——

也有剛結婚的男神經(頭頂上那是什麼鬼東東)——

……總之各種奇裝異服,不管是正劇還是歪歪,想要哪款有哪款。

當然,也不乏有尊重觀眾的——

總之,果媽相信,想要給觀眾好戲看的團隊,是不會讓演員亂穿衣服的。

人們常說“衣裳”,但是在古代,衣是衣,裳是裳。

甲骨文的“衣”字,上面的部分表示領口,兩旁是袖筒,底下是兩襟左右相覆的樣子,“衣”的本義就是上衣。

“裳”字由“尚”和“衣”組成,“尚”是聲旁也是形旁,有攤開、展開、流行的意思。“尚”與“衣”合起來就表示人們常穿的、展開的下衣,也就是裙。古人的衣裳,“衣”是上衣,“裳”是下衣。

想要理解古人的衣服,交領右衽是你必須要知道的(電視劇《琅琊榜》里有過科普)。

“衽”就是衣襟。交領指衣服前襟左右相交。交領右衽,就是衣襟向右掩(左前襟掩向右腋系帶,覆蓋右襟),稱為右衽;而古代一些少數民族服裝是向左掩,就稱為左衽。右衽是漢服系服裝最基本、最核心、最典型的特徵。日本至今仍然把穿和服穿成左衽視為禁忌,認為那是死人的穿法。

漢服衣襟的形式有曲裾、直裾兩種。

裾,讀jū,是由“衣”和“居”組成的形聲字,“居”是聲旁。“裾”就是衣服的前後襟。

曲裾可以直觀理解為一種續衽繞襟的服裝。“續衽”就是將衣襟接長。曲裾深衣后片衣襟接長,加長后的衣襟形成三角,經過背後再繞至前襟,然後腰部縛以大帶,可遮住三角衽片的末梢。

直裾的下擺部份剪裁是垂直的,衣裾在身側或側後方,沒有縫在衣上的系帶,由布質或皮革制的腰帶固定。

漢代的直裾男女都可以穿,但還不能作為正式的禮服。原因是——古代褲子都沒有褲襠!唐代以前也不穿內褲!只有兩條褲腿套到膝部,用帶子系在腰間。這種無襠的褲子穿在裡面,如果不用外衣掩住,褲子就會外露,簡直不能直視,所以外面常常要穿著曲裾深衣。直到東漢以後,隨著服飾的日益完備,褲子的形式也得到改進,出現有襠的褲子(稱為“褌”)。內衣也改良了,直裾才逐漸普及,並替代了曲裾。

漢墓出土過西漢時尚大媽——長沙國丞相軑(dài)侯利蒼的妻子——辛追——的一件衣服——素紗襌(dān)衣。

注意:不是“禪”!雖然兩個字長得很像。沒有襯裡的衣服,就叫做襌。襌就是單衣。

這件衣服由上衣和下裳兩部分構成,是世界上最早的印花織物。交領、右衽(rèn)、直裾。面料是素紗,絲縷極細,共用料約2.6平方米(比一張大床的床單都大),重僅49克!不到一兩!比一個小雞蛋還輕!真正的薄如蟬翼!

素紗襌衣這麼薄,是不能起到禦寒或蔽體作用的,那這衣服怎麼穿呢?

貴為丞相夫人的辛追想把外衣的紋飾不那麼直白地露出來,因此在色彩艷麗的錦袍外面罩上一層輕薄透明的襌衣,使錦衣紋飾若隱若現,朦朦朧朧,不僅增強了衣飾的層次感,更襯托出錦衣的華美與尊貴。

現在“小鮮肉”暴露狂們的品位和“大媽”辛追比,是不是弱爆了?

素紗襌衣的薄透露,求的是服飾的層次,凸顯了內外服飾的優點,體現的是尊貴。

服裝也是有靈魂的,你理解它,才能駕馭它。

为了让小朋友和大朋友把汉字玩得更爽,我们还精心做了“汉字猜猜”系列游戏和“就爱猜字”,它们在苹果和安卓上长这样——



欢迎关注"如果汉字"微信公众号     

如果智培微信公众号

MIP移动版     AMP移动版


    諮詢電話
    微信公众账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