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原创儿歌】

四季脚步走到冬,

好像绳结有始终。

秋收冬藏水成冰,

待到春来又一重。

今天是二十四节气的立冬。

立冬与立春、立夏、立秋合称“四立”、古代社会中是个重要的节日。时间点在公历每年11月7-8日之间,农历的十月。

立,有“建、始”的意思,表示冬季自此开始。“冬”是终了的意思,有农作物收割后要收藏起来的含意,中国又把立冬作为冬季的开始,有进补以度严冬的食俗。

过去是个农耕社会,劳动了一年,利用立冬这一天要休息,顺便犒赏一家人的辛苦。谚语就有“立冬补冬,补嘴空”。

 

立冬是农历十月的大节,汉魏时期,这天天子要亲率群臣迎接冬气,对为国捐躯的烈士及其家小进行表彰与抚恤,请死者保护生灵,鼓励民众抵御外敌或恶寇的掠夺与侵袭。在汉族民间有祭祖、饮宴、卜岁等习俗,以时令佳品向祖灵祭祀,以尽为人子孙的义务和责任,祈求上天赐给来岁的丰年,农民自己也用饮酒与休息犒赏自己。于是就有了立冬吃水饺的风俗。秋收冬藏,这一天,人们想要改善一下生活,就选择了“好吃不过饺子”。

 

“冬”是四季的最后一个季节,“冬”字上面的部首——“”(zhǐ),叫折文,是甲骨文“止”字的变形,和脚或行走有关,夂也和“终”是一个字,表示终止

早期的“冬”字和结绳记事有关,像在绳子的两端打结,用绳结来表示一年的终结;下面的两点是从冰变来的,表示冬天很寒冷。

24节气的每个节气都有三候,平均5天一候。

立冬的三候是:“一候水始冰;二候地始冻;三候雉入大水为蜃。”

水始冰,是说到了立冬,水已经能结成冰;

地始冻,是土地开始冻结;冰冻三尺,非一日之寒。立冬之时,便是冰冻之始。

 

三候“雉入大水为蜃”。“大水”指的是海;雉是指野鸡一类的大鸟,蜃为大蛤。立冬后,野鸡一类的大鸟便不多见了,而海边却可以看到外壳与野鸡的线条、颜色相似的大蛤。所以,古人认为立冬后雉便变成大蛤了。这样的说法充满想象。事实上,冬来候鸟南迁,所以人们很难再见到雉鸡;而雨水减少,海水与河流的水位也就相应减退,于是,人们便常常可以在裸露的沙滩上看见大蛤了。

 

 

大家还记不记得,寒露节气的三候(一候鸿雁来宾;二候雀入大水为蛤;三候菊有黄华。)其中第二候和立冬的第三候很相似,都是天上飞的鸟类化为海生物,而且都是化为蛤。这都是古人通过细致的观察、合理却大胆的想象,把飞物化为潜物的表现。

李白有一首《立冬》,诗句像乍起的冬寒一样清寒料峭:

冻笔新诗懒写,

寒炉美酒时温。

醉看墨花月白,

恍疑雪满前村。

为了让小朋友和大朋友把汉字玩得更爽,我们还精心做了“汉字猜猜”系列游戏和“就爱猜字”,它们在苹果和安卓上长这样——



欢迎关注"如果汉字"微信公众号     

如果智培微信公众号

MIP移动版     AMP移动版


咨询电话
微信公众账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