​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被确定的一个节气。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,中国就已经用土圭(测日影长短的古老计时仪器)观测太阳,测定出了夏至日,时间在每年的公历620~22日之间。

土圭是用来测日影长度的,原理和日晷有相通之处,古人们通过测日影,发现在夏至这一天,日影最短,白昼最长。

所以夏至的准确含义是“日北,日长之,日影短,故曰夏至者,极也。(《恪遵宪度抄本》)

翻译过来就是说,夏至这天,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,几乎直射北回归线(北纬23°26'),夏至这一天是北半球各地全年白昼最长的一天(且纬度越高白昼越长)。所以叫夏至。“至”在这里就是“极”的意思。

由此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出,夏至的“至”,不是夏天到来的意思,而是夏天到达极点的意思。

至,是象形字也是会意字,“一”表示地面,其余的部分像鸟飞从高处下至地面;也像射来的箭落到地上,表示到达。“至”的本义就是下来、到达,引申为到达了极点、完全达到,又引申指极、最,比如至善至美、至高无上。

夏至是太阳的转折点,这天过后它将走“回头路”,阳光直射点开始从北回归线向南移动,北半球白昼将会逐日减短。所以夏至也叫“一阴生”:自夏至起,夜晚一天比一天长,阳气逐渐回落,阴气逐渐回升。因此民间有“吃过夏至面,一天短一线”的说法。

中国古代将夏至分为三候:“一候鹿角解;二候蝉始鸣;三候半夏生。”

一候鹿角解:夏至日阴气生而阳气始衰,所以阳性的鹿角便开始脱落。这里还有件有意思的事:和鹿相对的动物是麋(,俗称四不像),麋与鹿虽属同科,但古人认为二者一属阴一属阳。鹿的角朝前生,所以属阳;麋的角朝后,所以属阴。正因为麋属阴,所以在和夏至相对的冬至日,角才脱落。

二候蝉始鸣:是说雄性的蝉(知了)在夏至后因感阴气之生便鼓翼而鸣。之所以强调雄性的知了,是因为雄性的蝉腹部有发音器,能连续不断发出尖锐的声音;而雌性的蝉腹部虽然也有发音器,却不发声。蝉鸣是炎夏的标志,夏至是夏天的极点,而二候(蝉始鸣)是夏天极点的极点。有一种对汉字“夏”的解说,就认为“夏”字是蝉盘踞在树上的样子。

三候半夏生:半夏是一种喜阴的药草,因在仲夏的沼泽地或水田中出生,又在夏秋季节采收,所以叫“半夏”。半夏具有燥湿化痰,降逆止呕和消肿等作用。

由夏至的三候就可以发现,在炎热的仲夏,一些喜阴的生物开始出现(一阴生),而阳性的生物却开始衰退了。

冬至有数九寒冬,其实夏至也有“夏九九”。

“夏九九”是以夏至那一天为起点,每九天为一个九,共九九八十一天。“夏九九”的三九四九是全年最炎热的季节,与“冬九九”形成鲜明的对照,生动形象地反映日期与物候的关系。

比如湖北省一座禹王庙正厅的榆木大梁上的《夏至九九歌》:

夏至入头九,羽扇握在手;

二九一十八,脱冠着罗纱;

三九二十七,出门汗欲滴;

四九三十六,卷席露天宿;

五九四十五,炎秋似老虎;

六九五十四,乘凉进庙祠;

七九六十三,床头摸被单;

八九七十二,子夜寻棉被;

九九八十一,开柜拿棉衣。


如果汉字,用心做的原创内容,通过一个字,学会一片字!帮助孩子抓住汉字规律,理解汉字文化,掌握思维方法,举一反三。

为了让小朋友和大朋友把汉字玩得更爽,我们还精心做了“汉字猜猜”系列游戏和“就爱猜字”,它们在苹果和安卓上长这样——



欢迎关注"如果汉字"微信公众号     

如果智培微信公众号

MIP移动版     AMP移动版


咨询电话
微信公众账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