​英国作家丹尼尔·笛福在三百年前写了一部小说,讲述了一个叫鲁滨逊的年轻人,他很喜欢冒险,在出海的时候遇难,漂流到无人小岛,在岛上生活了28年,最后回到社会。没错,这就是很多小朋友都看过的《鲁滨逊漂流记》。

现在果妈要提问了。

在岛上,鲁滨逊没有纸和笔,他是怎么记日期的呢?

鲁滨逊是这么记的:用刀在树上刻下日期,每过一天刻一刀,就这样记录自己在岛上的日子有多久。

后来鲁滨逊从一堆野人手里救出了其中的一个野人的俘虏。因为那一天是星期五,所以鲁滨逊把被救的俘虏取名为“星期五”。

问题又来了:

鲁滨逊是怎么和星期五交流的?

鲁滨逊是这么做的:鲁滨逊教星期五英语,一开始需要比划着说,后来就可以完全用英语交流了。

这是因为鲁滨逊掌握了英语这种成熟的语言。如果鲁滨逊也不会英语,而是来自另一个地方的野人,那鲁滨逊和星期五又该如何交流呢?

一个很好的方法就是用图画。

不过,在当时的条件下,还有个比画图画更科学简便的方法。

那就是结绳记事。

古人记录日期和数字的方法,最初和鲁滨逊的方法差不多。这样画一道,就是“一”。也可以打个结表示。

结绳记事就是文字发明前,人们所使用的一种记事方法。即在一条绳子上打结,用以记事。上古时期的中国及秘鲁印第安人都有结绳记事的习惯,即到近代,一些没有文字的民族,仍然采用结绳记事来记载信息。他们会根据事件的性质、规模或所涉数量的不同结系出不同的绳结。

到了现在,我们有了成熟的文字,已经不再用这种方法来记事。然而,对于古代人来说,这些大大小小的结是他们用来回忆过去的唯一线索,他们看到这些结,就会想起某件事。

“结”这个字里就包含了丝绳的含义。

“结”由纟和吉组成,糸,表示与线丝有关;“吉”是声旁,吉的本义是将兵器安放在兵器架上(不用兵器,以示减少战争,使人民没有危难,为吉)。“结”的本义是用线、绳、草等条状物打结。纟和吉组合在一起,也有将兵器束起来、结盟的意思。

在汉语中,许多具有向心性的要事几乎都用“结”字作喻,如:结义、结社、结拜、结盟、团结等等。并且对于男女之间的婚姻大事,也均以“结”表达,如:结亲、结发、结婚、结合、结姻等等。结是事物的开始,有始就有终,于是便有了“结果”、“结局”、“结束”。

   

就是发明汉字的仓颉,最开始也是用结绳记事的方法。

仓颉是黄帝时代最有名的发明家,被称为“史皇”。也是黄帝的后勤部长。

为了记住逐渐增加、变化的事物,仓颉用不同颜色的绳子,表示不同的牲口、食物,用绳子打的结代表数目。

比如说,红色的绳子,上面打了一串结,可以表示牛的多少;打了几个结的白色绳子可以表示羊圈里有多少只羊;打了结的黄色绳子可以表示米仓里有多少斗米……

结绳记事不但可以表示数字,还可以表示更具体的意义。

比如汉字“十”是表示数字的结:

“十”就像一根用来打结纪事的绳子。每当记到“十”就打一个结,“十”就是这么来的,本身就是一个绳结。

比如汉字“冬”就是表示具体事件的结:

“冬”在甲骨文里像绳子两端的绳结,表示从始至终;也因为是在绳子的末端、终点位置,就用绳结来表示一年的终结。篆文在“冬”字上加“纟”(结绳)另造了“终”字,所以“终”的本义就是终结。

虽然结绳记事在当时是巨大的创举,不过仓颉很快遇到了一个问题。

那就是“绳子易结不易解”。

在绳子上打结记增加的数目很容易,而减少数目时,解开结就麻烦了。

古代波斯的结绳记事也遇到过相同的问题。据说波斯王(大流士)给他的指挥官们一根打了60个结的绳子,并对他们说:“爱奥尼亚的男子汉们,从你们看见我出征塞西亚人那天起,每天解开绳子上的一个结,到解完最后一个结那天,要是我不回来,就收拾你们的东西,自己开船回去。”

为了解决难“解”的问题,仓颉就在绳子上打圈圈,在圈子里挂上各式各样的贝壳,来代替他所管的东西。增加了就添一个贝壳,减少了就去掉一个贝壳。这办法用了好多年,但要记的事越来越多,这种办法很快也不大好用了。

仓颉也想找出更好的办法,不过到了那一年的冬天,仓颉还没有想出办法来。

有一天下雪了,仓颉走到一个林间的三岔路口,看到路口有三位老人,手指向三个不同的方向,正在争吵。

老人一的手指向东面:听我的!只要往东走,就能打到羊!

老人二的手指向北面:羊算什么!往北走就能追到鹿群!

老人三的手指向西面:往西走能猎到两只老虎呢!

老人怎么知道往哪走有什么动物呢?

原来,老人是根据地上的脚印来判断野兽的。

往东是羊的脚印,往北是一串零乱的鹿脚印,往西是并排的两只老虎脚印。


[从左到右依次是羊脚印、鹿脚印、虎脚印]

仓颉一下子就联想到:一个脚印代表一种野兽,一种符号不是也能代表一样东西吗……

于是,仓颉开始创造各种符号来表示事物。这些字都是依照万物的形态造出来的。比如“日”字,是照着太阳红圆的模样描绘的;“月”字,是仿照着月牙儿的形态描绘的;“人”字就像人站立的样子……

不过那时候还没发明出纸,最初的最初,象形字是写在石头和木头上的。象形文字越造越多,写在石头上拿不动,写在木板上又太笨重……

有一天,一个渔夫提着一只乌龟,来到仓颉面前说。

渔夫:先生先生,我抓了一只乌龟,您给它也造个字吧!

仓颉就用一尖尖的石头在乌龟背上画了一个“田”。

仓颉:它背上的格子像一个“田”,正好写字耶——

仓颉就在乌龟身上,仿造乌龟的样子,造了这个“龟”字:

乌龟由于背上刻字感到疼痛,就乘人不注意,爬进河里去了。

结果三年以后,渔夫又抓到了这只乌龟,居然就是三年前那只写上字的乌龟!

三年前刻在龟背字的字不但没有被水冲掉,字迹还更明显了!仓颉这才发现:乌龟壳上更适合写字!

于是就有了甲骨文的长足发展。

现在发现的甲骨文基本都是商代的,商朝的人特别敬重鬼神,例如十天之内会不会有灾祸,天会不会下雨,农作物是不是有好收成,打仗能不能胜利,应该对哪些鬼神进行哪些祭祀,以至于生育、疾病、做梦等等事情都要进行占卜,以了解鬼神的意志和事情的吉凶。占卜所用的材料主要是乌龟的腹甲、背甲和牛的肩胛骨。

通常先在准备用来占卜的甲骨的背面挖出或钻出一些小坑,占卜的时候就在这些小坑上加热,使甲骨表面产生裂痕。这种裂痕叫做“兆”。甲骨文里占卜的“卜”字,就像兆的样子。从事占卜的人就根据卜兆的各种形状来判断吉凶。

很快,这些文字就在天下推广开了。于是,中华民族有了最早的象形文字和甲骨文。

汉字在中国古代就已经发展到高度完备的水准,不单中国使用,在很长时期内还充当东亚地区唯一的国际交流文字,20世纪前都是日本、朝鲜半岛、越南等国家官方的书面规范文字。

我们的汉字是迄今为止,连续使用时间最长的文字,也是上古时期各大文字体系中唯一传承至今的文字。

这样珍贵的财产就在我们身边,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好好理解它、使用它呢?


“如果汉字”坚持原创,所有内容均为如果教育原创、整理和首发,转载请与如果教育联系。

如果汉字,用心做的原创内容,通过一个字,学会一片字有3-12岁分级课程,欢迎合作。

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,请点击右上角将它分享到朋友圈。“关注”可以获得更多内容哦!

联系方式:gehui@incasedo.cn

为了让小朋友和大朋友把汉字玩得更爽,我们还精心做了“汉字猜猜”系列游戏和“就爱猜字”,它们在苹果和安卓上长这样——



欢迎关注"如果汉字"微信公众号     

如果智培微信公众号

MIP移动版     AMP移动版


    Support Hotline
    微信公众账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