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年來在媒體中經常看到一個貌似成語的片語——“不盡人意”。例如:

(1)新課程改革的出發點是好的,結果卻不盡人意。表現在:教學內容越來越多,學生負擔越來越重,教育運行成本越來越高。(人民網2011年2月23日)

(2)投資者擔心世界各國央行的刺激經濟措施作用將逐漸減退,全球經濟增長速度可能不盡人意,原油需求增幅預期也不樂觀。(《經濟參考報》2011年1月26日)

(3)儘管我們不斷擴大內需,但效果不盡人意,並且繼續呈現城鄉消費不均衡、居民消費比重低、農民消費比重更低的現象。(《海南日報》2010年12月21日)

不難看出,以上諸例中的“不盡人意”,表示的都是“不能完全符合人的意願”的意思。但是查遍手頭的工具書,卻找不到這一詞條。原來它既不是成語,也不是固定片語,而是不合語法、語義不通的生造詞語。“盡”是“完全”,副詞;“人意”是“人的意願”,名詞。從語義上看,“不能完全人的意願”,講不通;從語法上看,名詞不能直接受副詞修飾。顯然這中間缺少了一個表示“符合”義的動詞。加上這樣一個動詞,就變成了“不盡如人意”,而這正是成語“盡如人意”的否定式。

“盡如人意”的意思是完全符合人的意願(如:符合)。語出宋•劉克庄《李艮翁禮部墓誌銘》:“然議者但以為恩澤侯挾貴臨民,安得盡如人意。”例如:

(4)生以五月初四之夕抵上新河,公先月二十六日北上,事之不能盡如人意,恰又如此。(明•海瑞《復畢松坡》)

(5)只因為太愛好,凡事不能盡如人意,瑣瑣家務更多煩心,所以總喜歡向朋友說到家庭問題。(沈從文《白魘》)

(6)她這才知道工廠里有那麼多不盡如人意之事,吃國家糧的人也有這麼多苦惱。(陳國凱《下里巴人》)

從以上書證可以看出,這條成語多用於否定句或反問句,而它的否定式通常是“不能盡如人意”或“不盡如人意”。可能有人過分熱衷於四字格,便從“不盡如人意”中刪去“如”字,生造出一個不倫不類的“不盡人意”。而不知就裡的人還以為這是一條古已有之的成語,便糊裡糊塗地跟著用起來,以致以訛傳訛,一發不可收拾。

為了純潔祖國語言,促進漢語規範化,我誠懇地呼籲喜歡使用“不盡人意”的朋友,還是多用一個字,說成“不盡如人意”吧!

为了让小朋友和大朋友把汉字玩得更爽,我们还精心做了“汉字猜猜”系列游戏和“就爱猜字”,它们在苹果和安卓上长这样——



欢迎关注"如果汉字"微信公众号     

如果智培微信公众号

MIP移动版     AMP移动版


    諮詢電話
    微信公众账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