​    进了腊月,离过年就近了。你知道腊月为什么是腊月吗?

“腊”字的古音是xī,是形声字。月字旁表示肉,“昔”是形旁也是声旁。“昔”的意思是“往日的”、“旧时的”,和“肉(月)”合起来表示:陈旧的肉。“腊”的本义就是陈肉、干肉。也可以作动词,表示晒干、制成干肉。

柳宗元《捕蛇者说》提到“然得而腊之以为饵……”。这句话翻译过来就是:然而捉到它(永州的这种奇异的蛇)后把它晾干用来做成药饵,就可以治病。这里的“腊”,就是晒干、制成干肉。

而腊肉的“腊”,原本是“臘”,从肉(月=肉),巤(liè)声。古代阴历十二月,在冬至后第三个戌日要祭祀众神。“臘”的本义就是年终祭祀,是一种祭祀的祭名(《说文》:冬至后三戌,腊祭百神)。“臘”也就从祭祀发生时的阴历十二月,变成了阴历年的最后一个月。腊月(臘月)就是这么来的。

这下你就知道了,腊()肉与臘()肉不是同一种肉。“臘肉”是在臘月腌制的肉,“腊()肉”就是干肉。汉字简化时,将“臘”和“腊”合并为“腊”,臘月,也就变成腊月;臘肉,也就变成了腊肉。

现在正值农历十二月,也就是汉族民间俗称的“腊月”。农历十二月为一年的最后一个月份,俗称为岁尾,有腊冬、残冬、穷冬、腊月、冰月、余月、极月、清祀、冬素等30多种称呼。其中,人们最熟悉的就是“腊月”了。

之所以叫“腊月”,是因为“腊”是古代祭祀祖先和百神的“祭”名,南北朝时期固定在农历十二月初八(腊八),汉族民间都要猎杀禽兽举行大祭活动,拜神敬祖,以祈福求寿,避灾迎祥。这种祭奠仪式称为“猎祭”(看好,是打猎的“猎”,繁体字也是“”:从犬,巤liè声)。

因为“腊”与“猎”通假,“猎祭”遂写成了“腊祭”。这种风俗起源于秦汉时期,到公元前221年,秦始皇统一中国,下令制定历法,将冬末初春新旧交替的十二月称为“腊月”,十二月初八日叫“腊日”。

腊月也还通蜡月,不管是“腊()月”还是“蜡()月”还是“猎()月”,都有巤liè,在这些字里巤liè是声旁,那它本来是什么意思呢?

巤liè,就是毛发。巛像头发的样子,中间的部分是从“囟”变来的,囟(xìn)是象形字,是连合胎儿或新生儿颅顶盖各骨间的膜质部,也就是婴儿头顶骨未合缝的地方,也称“囟脑门儿”、“顶门儿”。“巤”的整个字形就是脑袋上下的头发、毛发。

腊月是年岁之终,古代农闲的人们没什么事,就出去打猎。一是多弄些食物,以弥补粮食的不足,二是用打来的野兽祭祖敬神。自周代以来,岁末的腊祭世代相沿,一直到现在。鲁迅的小说《祝福》中,鲁四老爷家每在年底都要祝福,这祝福实际上就是腊祭,祭祀祖先诸神,供物丰盛,场面隆重,气氛肃穆,祈祷虔诚,是名副其实的“一年之大祭”。

腊月里的祭祀,最流行的就是腊八和小年。腊八就是十二月初八,各大寺院用果子杂拌煮粥,分食众僧,民间也用杂粮做成“腊八粥”,有的农民还要将“腊八粥”甩洒在门、篱笆、柴垛等上面,以祭祀五谷之神。

十二月二十三,俗称“小年”,是祭“灶神”的日子,有的地区人们陈设香腊刀头和糖点果品敬供“灶神”。

腊月,是迎接春节的前奏。春节,是中国人最为隆重的节日;在腊月这个前奏里有着丰富的内容。首先从喝腊八粥开始,然后人们要扫房、请香、祭灶、封印、写春联、办年货,直到除夕夜。广义地说过年,可以说从喝腊八粥就开始了,一直要过到正月十五元宵节才算结束。


“如果汉字”坚持原创,所有内容均为如果教育原创、整理和首发,转载请与如果教育联系。


如果汉字,最聪明的汉字学习法。有3-12岁分级课程,欢迎合作。

联系方式:gehui@incasedo.cn

为了让小朋友和大朋友把汉字玩得更爽,我们还精心做了“汉字猜猜”系列游戏和“就爱猜字”,它们在苹果和安卓上长这样——



欢迎关注"如果汉字"微信公众号     

如果智培微信公众号

MIP移动版     AMP移动版


咨询电话
微信公众账号